第6期|瑞安这个村厉害了,村民不仅腰包鼓,村歌也唱得6666

2017-10-17 08:18 掌上温州客户端


瑞安市江桥文化礼堂里的“村晚”文艺演出

江桥文化礼堂方位图

 

昨天下午,瑞安市马屿镇江桥村文艺队队长林秀莲带着村歌合唱队的队员,在江桥文化礼堂做最后的练习,备战2017温州市村歌合唱大赛决赛。

自从去年10月建成后,江桥文化礼堂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50多场,给普通村民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江桥村的村风村貌。

村民腰包鼓起来了,休闲方式也在改变

江桥村共有238户,户籍人口904人。江桥村党支部书记陈仁青说,2013年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搞好经济。村集体经济能在短时间内大为改观,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土地流转。有了土地流转作保障,江桥村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吸引村民入股,共享收益。特别是村里50多亩荷花池,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光是莲子的收入就有二三十万元。

村集体经济上去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但大家都围上了麻将桌。陈仁青猛然发现,重视发展经济的江桥,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2016年3月,江桥村委会决定建设一座文化礼堂,里面包括了图书馆、健身房、老人棋牌室、村史馆、跳舞排练室、老人休闲房等。建筑整体采用徽派风格,耗资380万元。

陈仁青说,成片的荷花池是江桥的特色,而江桥文化礼堂巧借“荷”与“和”谐音,将荷花产业与文化礼堂有机结合,开展弘扬传统“和(荷)文化”的家风家训等教育学习活动。

建成后的一年里,江桥文化礼堂举办了各类大小活动50多场,比如道德讲堂、鼓词艺术队文化下乡等。每逢周末,还有来自温州医科大学和瑞安人民医院的专家上门义诊授课。如今,这座文化礼堂已经成为瑞安市的示范文化礼堂。“现在,瑞安仙降、飞云、陶山等地来我们这儿取经交流的团队络绎不绝。”陈仁青很是骄傲。

过去练舞条件很简陋,现在有了专门排练室

53岁的林秀莲曾是江桥村的计生委员,后来跟随丈夫外出经商。2005年,夫妻俩回到江桥村。

“外地的广场舞很流行,我就想为什么不带到家乡来?”那个时候,有舞蹈基础的林秀莲鼓励几位乡村教师,学习舞蹈,并组建了一支舞蹈队。但在大庭广众下跳舞,大家害羞在所难免。“不仅人难组织,训练条件也很简陋。”林秀莲说,放曲子的设备都是她出钱买的,村里唯一的露天舞台是训练基地。

庆幸的是,自从江桥文化礼堂建成后,这支舞蹈队有了专门的排练室。现在队伍壮大了,练习的积极性更高了。队员里有20多岁的小姑娘,也有70多岁的老大娘,涉及民族舞等多个舞种。

今年5月,委托省里专家创词创曲的江桥村村歌《美丽江桥 幸福味道》终于完成。林秀莲当即组织三四十号人成立村歌队,学习唱村歌。

“这首歌很有特点,是把我们江桥的各个景点串联成词,再唱出来。”林秀莲说。在今年9月举办的2017瑞安市村歌创作演唱大赛中,江桥村的村歌队一举拿下特别奖。此次,它还代表瑞安参加2017温州市村歌合唱大赛决赛,是夺冠热门队。

村民当起礼堂“管家”,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

江桥文化礼堂每天清晨6点开放。村民叶花妹总会提前到早市买些新鲜瓜果,然后准点同朋友在礼堂里边吃边聊。到了晚上11点文化礼堂关门时间,不少村民还依依不舍。

平时礼堂的管理交由村里的老人协会志愿者服务队负责。江桥村老人协会会长陈上凯说,针对文化礼堂的开放时间,他们特地成立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安排10来人负责文化礼堂的各项管理工作,一周至少需要60人。

江桥村点点滴滴的变化,该村的驻村干部林娜都看在眼里。

“现在每年春节,村里都组织回乡过年的乡亲看成果。”林娜说,江桥村的山更美了,游步道的建成,让人身临其中。在外的江桥人通过网络途径了解家乡变化,村歌大赛获大奖的消息也在江桥人朋友圈里热传。这种改变在村民心里是潜移默化的,“我想,这就是‘和(荷)文化’的体现吧。”

林娜说了这样一个事情:有一次,村里一位老大爷坐公交到县城办事。车上有人提起江桥村的荷花很美,打算去看看。当大家得知老大爷是江桥村人之后,都围上来询问。这让老大爷很意外,回村后他逢人就说起此事。由此可见,村民对家乡充满了荣誉感和自豪感。

温都记者 潘达源 朱斌 郑荣/文 姚卡/摄

网友评论



新闻搜索:
掌上温州掌上温州客户端
第一时间了解温州资讯
下载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