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繁荣富强”四村抱团,礼堂吹出慈善风

2017-10-22 08:32 掌上温州客户端

昨天上午8时,管理员李兰弟和往常一样,打开后里文化礼堂的大门,招呼在外等候多时的村民们进来。

与各地“一村一礼堂”的配置不同,位于瑞安市汀田街道的后里文化礼堂,功能辐射周边繁里、荣里、富里、强里四个村,成为四个兄弟村抱团奔小康的“见证人”。

TIM截图20171022083037

后里文化礼堂

四村合力,有了礼堂

上世纪50年代,后里村的农业生产远近闻名。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里村改制为后里生产大队,最多时曾一度分为48个小队,并转型成为工业强村,尤其是以“家家户户打铁匠”的锻造行业最为显著。1982年,后里生产大队的48个小队被平均拆分成四个村。虽然村子分开了,但所有人还是习惯称这一带为“后里”,村里的文化人分别用“繁荣富强”四个字,再取“后里”的“里”字,组成四个村的新名字,并延续至今。

由于工业起步早,“有些小钱”是外界对后里人的直观感受。由于种种原因,后里始终没有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一些集体活动甚至要挑晴天才能在露天空地进行。2014年,借着各地兴建文化礼堂的热潮,后里人也蠢蠢欲动。不过很现实的问题是,后里没有多余的空地供建设新的文化礼堂。

TIM截图20171022083112

后里文化礼堂“繁荣富强”公寓

汀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圣树,时任街道宣传委员,是策划建设包括后里文化礼堂在内的汀田7座文化礼堂的负责人之一。他回忆,李是后里的第一大姓,占比超九成,李氏宗祠正好位于四个村的交界处,处在后里的中心地带。当时街道方面考虑将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宗祠改造成文化礼堂。然而在当时,“文化礼堂”的概念并未深入人心,大多数村民表示不理解,反对声不小。

“我们就把四个村的村干部和村里老人组织起来,去瑞安的文化礼堂试点参观、考察,大家渐渐开始赞成宗祠改建的方案。”杨圣树说,后来四个村又组织民意选举,由荣里村党支部书记李阿九作为文化礼堂建设第一负责人,文化礼堂的改建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建设后里文化礼堂的230万元资金,大部分是村民自发捐助的。

TIM截图20171022083137

后里文化礼堂的顶棚可以自动打开与关闭

重大决策,礼堂商议

2015年,后里文化礼堂正式投用,电子信息室、国学室、曲艺馆等功能用房一应俱全。礼堂的地板嵌了大理石,天花板装上了村里自产的不锈钢电动屋顶。

很快,四个村的村干部、知名人士等聚拢在后里文化礼堂,成立了文化礼堂俱乐部,专门负责文化礼堂的资金筹集、接待交流、民俗礼仪、教育培训、展览演出和公益实践活动。如今,文化礼堂里每年会开展两次义诊活动,每周都有安排舞蹈、老年大学等培训,每年暑假还设有传统经典诵读等适合学龄儿童的授课班。

TIM截图20171022083159

文化礼堂里有一间电子信息室,可供村民上网

流经后里文化礼堂门前的后里支河,是后里人的母亲河。繁里村党支部书记李邦永记得,去年,为了方便村民们到文化礼堂参加活动,四个村有意将后里支河沿岸的护栏修葺一新,再在路边装上路灯。虽然项目不大,但因涉及四个村的利益关系,各村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一共8人,相约聚集到后里文化礼堂的茶艺室开会协商。这个工程耗资约200万元,资金筹集完毕后交到文化礼堂俱乐部统一调配。

李邦永说,后里的公墓、下垟路、菜场、老人公寓等项目实施,都是通过四个村举行圆桌会议之后敲定的。

长约8公里的下垟路打通后,让后里的庄稼人由原先的“打路走一小时下地干活”,变成了如今开车10分钟“去田里看看”。而后里的老人公寓,已经让300多户老人每户住进60多平方米的新房,安享晚年。

TIM截图20171022083221

文化礼堂里展示了该村的教育成就

潜移默化,慈善之风

“四个村拧成一股绳,才叫‘繁荣富强’,缺一不可。”杨圣树的这句话,可谓一语点睛。在他看来,让“繁、荣、富、强”四个村融成一团的,除了“同出一处”的先天优势外,文化礼堂给后里人带来的潜移默化,同样功不可没。

今年52岁的繁里村村委会主任李云吾,两年前曾给文化俱乐部捐款数万元,用于村集体项目建设。当时,和他一样做“五十大寿”的村民也同样给村里捐了资。捐资人的名单或刻在石碑,或制成匾额,摆在文化礼堂。

像李云吾这样“逢祝寿捐款”的做法已经成为后里的村风。“捐款不嫌多少,量力行善。”李邦永说,建造下垟路的270万元,就是后里人和企业自发捐资的,没有花公共财政一分钱。其中,后里当地知名企业——浙江华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捐资了38万元。

此外,知名在外瑞安商人、繁里村人朱荣娒给文化礼堂建设捐资10万元;同样是繁里村人的浙江科尔泵业公司董事长李作俊,也常年给文化礼堂的老年大学捐资捐物。

TIM截图20171022083244

文化礼堂里展示了该村生产的一些工业产品

载歌载舞,文艺范浓

文化礼堂的出现,激活了后里人的慈善基因,也激发了后里乡亲的艺术细胞。汀田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张微,在街道文化宣传战线工作了24年。如今,汀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和张微的综合文化站都搬到了文艺气息浓厚的后里文化礼堂。

在张微的带动下,后里的文艺团队陆续成立,形体、武术、唱歌、舞蹈、书法、三句半、快板,各种门类应有尽有。上个月,由张微领衔的后里村歌队还在瑞安的村歌大赛中拿下金奖。

今年64岁的池瑞清,是后里“明日之星”艺术团团长。十多年前,她是一名村里义务教授业余太极的老师,如今她用“艺术+武术”的形式,为艺术团打造节目,宣传旧村改造、大建大美、剿灭劣V类水等主题,经常往返于安阳、马屿、仙降等地巡演,甚至受邀去苍南演出。

“改建前,我们也有在宗祠里排练,那时的环境太差,多待一会儿都受不了。” 池瑞清笑着说,如今,后里文化礼堂里有了艺术团的排练室。像赶集一样来文化礼堂看他们的表演,已经逐渐成了后里人生活的一部分。

TIM截图20171022083319

文化礼堂里的图书室

人文厚重有底蕴 成联建模式的样板

——瑞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骁点评文化礼堂

瑞安后里文化礼堂人文厚重有底蕴,建设管理有特色,资源整合有成效,是联建模式的样板。

一、深挖历史文化,建有规模。后里由“繁荣富强”四个村联建,深挖汀田锻造业文化、农耕文化、后里独有的“李氏”文化,建成包括经济发展史馆、民俗展示馆、李氏文化馆等自创项目在内的“三堂、五廊、六室、七馆”,功能室多达12个。

二、创新运行模式,管有效率。后里文化礼堂创造性地把“俱乐部”这种民间非营利性模式引入文化礼堂运行管理,成立资金筹集部等六大部,遴选各村优秀人才组成各部管理人员,联合作战,打破了“八大员”单打独斗的局面,有效提升管理运行效率。

三、整合四村团队,用有人气。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功能齐全”的原则,整合四村的“明日之星”艺术团、形体、武术、书法等文艺团队,开展国学课、舞蹈培训等类型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各类活动室的功能作用,惠及7000余人,有效增强了礼堂活跃度。

温都记者 朱斌 郑荣

潘达源/文

姚卡/摄

网友评论



新闻搜索:
掌上温州掌上温州客户端
第一时间了解温州资讯
下载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