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温州平阳这座“创”礼堂,记录了近40年创业故事

2017-11-23 04:41 温州都市报

微信图片_20171123095550.jpg

图为毛家处文化礼堂内的平阳塑编展览馆

微信图片_20171123095555.jpg

毛家处文化礼堂    方位图


39年前,平阳县萧江镇毛家处村、青龙村村民在改革开放滥觞之初,凭借三条编织袋起家,创造出了今天年产值上百亿元的塑编产业。

毛家处村和青龙村两村绝大多数村民都姓毛。去年10月,两村共同建成了毛家处村文化礼堂,同时还成立毛氏文化基金会。

三条编织袋发家 文化礼堂记录40年创业故事

平阳萧江有着“中国塑编之都”的金名片,而塑编产业的起源地就在毛家处村、青龙村两地。和其他乡村的文化礼堂不同,除了大型舞台、宣讲堂、图书阅览室等文化场所外,位于毛家处礼堂二楼的塑编馆独树一帜,彰显一个“创”字。

微信图片_20171123095559.jpg

1978年,村民毛传臻出差来到江苏南通,在当地菜市场第一次见到了白色编织袋。当时,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用的包装袋,以麻袋为主。“麻袋分量重,价格高,一条要6元钱,那时候算很贵了。”毛家处文化礼堂总干事毛芳均介绍,菜贩们用编织袋装毛豆轻便又美观,这让毛传臻很感兴趣。当时,他找到了当地的塑料厂,花6元钱买了3条编织袋带回平阳。

萧江和塑编近40年的渊源,就此开启了。彼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举。这3条袋子不是拿来装粮食或者蔬菜,它们的用途,展现了村民们的创新智慧。

塑编馆的墙壁上记录了这3条编织袋的故事。毛传臻回村后组织了10位村民,每个人出资100元,购置木料,请木匠制作了10台手拉木机,又从福州购买了塑料编丝500公斤。设备完工,原料到位后,村民们又从苍南宜山请来织布机修理师傅,经过四天的调试,成功织出了第一条编织袋。

微信图片_20171123095602.jpg

1978年8月,平阳县首家村办企业——萧江青龙塑料编织厂诞生,开启了第一代手工编织生产作业。如今,塑编产业已经成为平阳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规上企业53家,年产值100多亿元。

创业创新文化应传承 从生产塑编袋到制造出口设备

文化礼堂落成短短一年,已经相继举办了各类活动数十场。“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我们都安排了民俗活动,还邀请相关部门来开展法制、科普宣传。”毛芳均说,他们最重视的还是希望让更多年轻一代加入到文化礼堂活动中来,为此在周末安排了村歌大赛、排舞等活动,组织学生们参观塑编馆,“饮水思源,很多年轻人都是第一次知道先辈们创业之艰难和敢于开创的精神,我们也希望通过学习村史,让创业创新文化得以继承发扬。”

今年6月7日,毛家处文化礼堂塑编展览馆接待了两名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客人。他们刚刚在萧江的浙江胜龙机械有限公司采购了5台塑编机械。借此契机,毛芳均和胜龙机械董事长毛芳胜邀请他们参观文化礼堂塑编展览馆,并向他们介绍了当地塑编文化发展历史。

“这里记录我爷爷、父亲那两代人的创业故事,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是我们整个产业发展到今天的根脉。”毛芳胜说,他经常会带客商来参观了解平阳塑编历史,除了展现当地塑编产业特色,为进一步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还希望能以父辈为榜样,传承发扬创新创业精神。

毛芳胜开办胜龙机械,改生产编织袋为出口编织袋生产设备,正是年轻一代创业创新的一个缩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塑编产业机械化,当地许多设备都要从常州、烟台等地进购。遇到设备损坏、零件更换,都要跑到厂家去,非常不方便。

集资88万元设基金会 奖励优秀学子帮扶困难学生

作为当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毛家人深感后继人才远远不够。毛家处村、青龙村上一辈的企业家,许多人只念到初中、高中就出来工作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日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希望通过礼堂引领,鼓励村民重视教育。

走进礼堂大厅,迎面就是一面光荣榜,上面密密地列满了捐资的热心村民。今年春节期间,毛家处文化礼堂发起成立毛氏文化基金会,奖励成绩优秀的学子,帮扶家庭困难的学生。这一倡议得到两村企业家、热心村民积极响应,短短几天时间就筹到了88万元。

“高考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奖励1万元,考上第一批3000元,第二批2000元,考上大专1000元。”毛芳均介绍,考上研究生奖励1万元,考上平阳中学、浙鳌中学给予2000元奖励。

从今年9月开始,毛家处文化礼堂每年还为所有一年级的学生送上600元红包,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取得更优的成绩。

针对贫困学生,文化基金会给予每学期3000元的助学金。“今年第一批已经确定了两位学生,一位初中、一位高中。”毛芳均说,和奖励不同,贫困资助力度更大,是持续性的,会一直资助到其完成学业。

温都记者 汤琰琰 谢树华 王春霞/文 王诚/摄

承载村庄的历史 展示村庄的现在 助力村庄的未来

——平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华说“文化礼堂”

一座优秀的农村文化礼堂,必定要培育先进的礼堂文化。这种文化要有对过去的传承,要有对现状的展现,还要能对未来产生一种推力、进行一种引领。平阳毛家处文化礼堂的文化培育便具有这三大特征:

一是承载村庄的历史。萧江产值百亿元的塑编行业发展史,既是毛家处人创业创新的奋斗史,也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一个缩影。毛家处文化礼堂设置的塑编馆,承载了毛家处人40年来筚路蓝缕、创业创新的厚重文化。

二是展示村庄的现在。无论哪里的商业伙伴来了,商行天下的毛家处人都不忘带他们去文化礼堂走一走看一看,参观这座村里的文化地标和村民的精神家园,感受村庄的历史和现在。

三是助力村庄的未来。未来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经济发展起来的毛家处,在文化礼堂发起成立毛氏文化基金会,奖励成绩优秀的学子,帮扶家庭困难的学生。

在平阳,像毛家处这样的农村文化礼堂不在少数,正矗立在平阳的广阔大地上,为巩固基层宣传阵地、传承民间优秀文化、树立现代文明新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友评论



新闻搜索:
掌上温州掌上温州客户端
第一时间了解温州资讯
下载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