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买了四栋温州老屋,在南白象重修了一座民国庭院……

2018-02-18 15:11 掌上温州客户端

百多年前,温瑞塘河两岸黑瓦砖墙,榕柳成荫。那围墙上镶嵌着精美的砖雕,屋檐下排着整齐的雕花瓦当,二楼木回廊的围栏是一道道雕花廊柱,前庭地面是长长的石条…………
悟智法师

温州头陀寺住持

温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温州市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

温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早上5点,冬日的天空蓝幽幽的尚未得见曙光,倒是寒风一阵阵刮过,吹动树梢轻轻地响。


瓯海南白象的头陀山麓,一声清脆的响板划破宁静,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木槌敲击着两寸厚的醒板,声声振振,绵绵不绝。



云板响起第一声时,悟智法师便睁开了眼睛,几分钟后,他已穿戴齐整,洗漱完毕,缓步走过二楼的木回廊,经年的木地板随着他的脚步微微起伏发出吱吱声,门扇上的玻璃也在微颤。这一栋小楼,在民国时期的温州城里随处可见,如今隐在头陀山下成为寺院的方丈楼,期间机缘,值得细述。



空气清冷,天则深邃地让人觉得似能极目无穷。头陀山锐而顶圆,形如老僧趺坐,1000多年前的唐代,此间便建起寺院供奉香火,当时名曰“密印寺”。时光漫漫,永嘉大师曾经在这里隐居修行,开悟后写就《证道歌》。削发明志的明末进士林增志,清顺治年间归至密印寺昔日读书处,见寺院破败荒凉,便广结善缘四方募捐,用了四年时间重建寺院。民国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头陀寺多次重建。


寺院里保存了《永嘉大师文集》供随时翻阅


沿着木楼梯,悟智法师走下二楼。经过近代的重建,头陀寺已是“旧貌换新颜”,只有寺院西北角的这座方丈楼,在最近的修复中完全按照民国时期温州传统民居建制,千年古刹,唯有这一栋二层小楼,自唐时便选址于此,自民国原址修复以来,保存了经年的模样。


青砖、石板、木门窗,回到过去


早课、早斋之后,天色已明,悟智法师回到方丈院稍作休整。露水沾湿的路面还没干,沿着长长的青石板,推开院落木门,穿过前厅,屋后山脚有一眼山泉。这一汪清泉甘冽清澈,自唐时便有,法师日日煮水泡茶,便是汲取此处泉水。


实木家具让整个空间都有了定力


前厅和边院,各有一处茶室,平时会客,或公或私,都极为便利。前厅原本有几个隔间,回廊上是8根砖木结构的柱子支撑二楼回廊,前厅便是用的几根原木柱子隔断、挑高。



方丈楼依山而建,自民国以来长期遭湿气侵蚀,再加上白蚁为患,原木柱子早已腐朽不堪,回廊上的砖木柱子也已空心,屋顶漏雨严重,楼前庭院杂草丛生,地面石板多数断裂,屋檐上的瓦当残存惟剩一二,整个庭院已无法居住使用。


修复前的方丈庭院,历史的模样


2017年6月,悟智法师决心重修方丈楼。由于方丈楼自唐朝时就在此处,民国重修以来便没有再次修缮,基本框架、制式还是民国时期温州民居风格。悟智法师认为重修并不意味着要全部翻新,从民国时期保存至今的方丈楼,是头陀寺悠长历史的见证,重修的原则,是尽量恢复其原本面貌,并根据现代居住需求改进设施,使得此处真正发挥会客论法、传承休习之作用。 


悟智法师将此事托付给多年挚友。友人青灯先生,20多年前便开始着手于温州民俗家具收藏,近年来从事传统建筑修复工作和空间陈设研究,修缮、重建过多处温州传统建筑,对于传统建筑重建,他一直秉承“以旧修旧”的理念,主持修建的大罗山“青灯山舍”,被誉为“最美温州民宿”之一。悟智法师的想法与他一拍即合,经过反复讨论谋划,他们决定舍弃所有遭白蚁侵蚀腐朽部分,在民间寻找购买木头、石材、瓦片等老材料作替换。


用现代钢结构技术加固横梁和地基


为了修复这栋两层小楼,青灯先生的团队几乎遍寻温州地区老宅,一砖一瓦点滴收集,个中困难无法记述。特别是从温州各地购买了4栋晚清民国时期待拆老建筑的瓦片、木料、石材等老材料,几乎替换了所有主材;在建筑内部和地下做技术加固,铺设地暖和空调设备,并巧妙隐藏所有管道、线路、主机。修复期间,青灯先生的作息与悟智法师几乎同步,清晨6点便来到修复现场,熟悉一砖一瓦,观察一点一线:这里适合做一个圆形的花窗,那边嵌两块砖雕,水池的边缘需要大块的奇石,小径上最好能嵌入几块圆形的磨盘……在工人来到之前,当日所需已胸有成竹。


回廊前的柱子是青砖包裹原木,木头已经蛀空无法支撑,但外层青砖又要保留,于是调来巨型千斤顶撑住二楼,将柱子分批从中截断,替换中间的原木再恢复外观。


从温州各处待拆老屋中寻觅主材

一砖一瓦,一木一石,费尽心力


前厅里的柱子、天花板上的横梁大多腐朽,拆除无用部分后,发现有几条横梁尚且完整可用,特别是中间一条写有“民国重修”字样的横梁幸得保存。为了保护这几条幸存的横梁,修复团队在房屋外侧和地下使用钢架结构加固、支撑,再逐步替换木材。修复后的前厅,舍去多余隔断成为一个大厅堂,中间部分挑高到二层,现代建筑中使用的框架结构,使得前厅开阔豁达,颇见气派。二楼是禅房和书房,前厅西南方还设置了禅意厨房。如需接待重要宾客,这个小小庭院的设施一应俱全。



午后,天空变得阴沉,飘下细雨。穿过前厅左侧的花门,后院是一排长长的落地窗,窗内法师和弟子们席地而坐,讲习佛法,重修时安装的水地暖让室内春意融融,自屋檐瓦当落下的雨水,落入一条细长的白石子水道,滴答水声沿着后山向上飘去,清远静谧。


那抬头可见的800多枚瓦当,来自瑞安的一栋大宅和十几间待拆老屋。这十几处总计2000多枚瓦当一一拆下,逐个包裹,放进泡沫箱,分别运到头陀山下,再一片片分出、搭配,最后筛选出1/3按上屋檐。


部分瓦当来自下图中的瑞安老屋


那墙上精美的砖雕,是温州传统手工艺的代表,然而现在已极为罕见,品质上佳的基本上都已由收藏家保存,民间无法再得。为了找到合适、完整的一组,修复团队走访了几十位本地民间藏家,重金购买,终得偿夙愿。



入夜,大殿传来晚课的诵经声,暮色中的头陀寺神秘端庄。晚风吹起方丈楼前的灯笼,庭院里的竹叶沙沙。云板声再次响起,一声声清脆空灵,掠过寺院一侧伫立着的清代石碑,越过殿堂的屋顶,直上云霄。而此间所有的青砖瓦片,所有的石板横梁,它们曾静看风云变幻、经历岁月沧桑,在头陀山麓,它们静谧安然,一日日在板声中睡去,在板声中醒来。


来源:青灯九山艺术空间


网友评论



新闻搜索:
掌上温州掌上温州客户端
第一时间了解温州资讯
下载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