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乌牛早茶”产业,该走哪条路?

2018-04-26 09:45 温州都市报

QQ截图20180426094248

大家去永嘉瓯窑小镇游玩时,会发现当地出售瓯窑新品的门店里,茶具是重要商品。作为一种瓷器,瓯窑茶具无疑是品尝绿茶的最好器具之一。

瓯窑小镇周边一带就是出产优质绿茶“乌牛早茶”的地方,离“乌牛早茶”茶树发现地半岭村仅3公里路程。即便如此,在当地用瓯窑茶具品尝“乌牛早茶”的景象也不常见。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乌牛早茶”产业没有深化发展有很大关系。

业界人士认为,永嘉不仅有5万多亩“乌牛早茶”茶园,还有全国各地超过100万亩的“乌牛早茶”茶园作为后盾,当地完全有条件将“乌牛早茶”产业做强。

QQ截图20180426094428

借助统一品牌,将“乌牛早茶”推向全国

历经20多年发展,“乌牛早茶”未走向全国,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统一品牌。一直以来永嘉等地从事“乌牛早茶”生产销售的企业规模较小,品牌打造力度并不大。

正因此,永嘉当地政府计划通过统一运作一个品牌,发展“乌牛早茶”。当时永嘉当地政府主导注册了“乌牛早”和“楠溪江”两个农业类商标,计划用于“乌牛早茶”的发展。

后来,“乌牛早”转交给做工程建设的李仁超运营。2007年前后,当地政府又计划从李仁超手中拿回“乌牛早”商标统一运营。经过多次协商,均被李仁超拒绝。“乌牛早”商标到底属于谁,目前难以说清。

永嘉县农业局局长刘丐武曾表示,政府部门要努力拿到“乌牛早”商标,然后统一发展“乌牛早茶”产业,若拿不到“乌牛早”的商标权,会考虑以合作的方式,将“乌牛早”品牌做强,或者打造一个全新品牌来做“乌牛早茶”。

不过,一些茶企负责人表示,毕竟“乌牛早”品牌已有20多年的沉淀,不仅在业界已有一定知名度,而且也切合“乌牛早茶”整体产业发展,而重新创立一个品牌统一做“乌牛早茶”,要投入的人力与财力将会很大,当地政府不一定能承受。

“即便县里统一品牌做‘乌牛早茶’,我自有品牌也不会放弃,可能做高端产品或其他的茶叶品种。”浙江三农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定国说。

其实,李定国的想法也是不少茶企负责人所考虑的,他们担心政府在统一品牌运营“乌牛早茶”后,又像当初那样半途而废,届时放弃了自有品牌,生意将难以为继。

借助产品多样化,做深“乌牛早茶”产业

目前,“乌牛早茶”的市场售价普遍每公斤超过千元,这是抑制“乌牛早茶”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乌牛早茶”生产环节上看,成本高是由于“乌牛早茶”原料未得到充分利用。李定国表示,通过试验,他发现“乌牛早茶”茶树在清明到立夏期间剪掉枝条,对来年的产量影响很小。

显然,从清明至立夏两个节气间生产的茶青,还可以做成其他类别的茶产品。目前,李定国将两个节气间采摘的茶青,好的做成红茶,差的做成黑茶。“延长茶青出产期,不仅可提升茶农的收入,也丰富茶产品,消费者购买‘乌牛早茶’的绿茶如觉得贵,那也可选择红茶或黑茶。”

李定国透露,今年其绿茶只生产7吨,但是红茶和黑茶分别生产了5吨和20吨。红茶和黑茶的销售期都比绿茶要长不少,而且存储条件也不那么苛刻。该公司生产的红茶已受到市场的肯定, 并注册了“立红”商标,进行品牌化发展。

李仁超透露,该公司7年前与安徽的一个农科所合作研发,也做成了红茶。但是红茶市场尚未打开,今年他们仅生产2吨红茶。

李定国透露,公司在学习生产黑茶过程中,发现黑茶含有一种物质,可提取出做成保健品,目前其与相应研究院所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一旦量化生产后,其“乌牛早茶”产业的发展就会更深一步。

一旦“乌牛早茶”产业成功向纵深发展,超六成“乌牛早茶”茶青也无需供应给外地茶商,甚至有可能向全国各地的“乌牛早茶”基地收购茶青,用于生产各色的“乌牛早茶”产品。

借助观光农业,拓展“乌牛早茶”产业链

李仁超说,他看好观光农业,将借助“乌牛早茶”,拓展产业链。“我们正在打造一个标准化茶园,将种上全国各种茶品种,供大家观赏。”

李仁超的标准化茶园位于其公司半岭村加工基地旁,面积达上百亩。“我们还会在标准化茶园旁建酒店,投资达上千万元。”

在今年新茶采摘完毕后,李仁超对半岭村加工基地旁的茶园展开标准化建设,在茶园一侧挖掘出一片空地。“这里要建酒店,和先前建成的茶楼连成一体,将来大家到半岭村不仅可喝茶,还可以住下来看茶园。” 李仁超带记者参观其建设中的标准化茶园时介绍道。

永嘉县农业局副局长戴成新表示,从拓展产业链出发,做强“乌牛早茶”产业,也是永嘉当地政府思考的一个方向,尤其是乡村旅游项目。“只可惜,在楠溪江两岸至今没有一个大型的好茶园。”

作为“乌牛早茶”主要基地的三江街道,有瓯窑小镇这样得天独厚的旅游项目。瓯窑瓷器是重要的茶具,已有资本介入瓯窑新瓷器的生产,目前只欠政府部门进行整合与引导。

借助家庭农场,让“乌牛早茶”后来居上

当下,永嘉多家茶企的发展大多受困于场地。永嘉县农业局特产站农艺师张伯平透露,该县茶企厂房和仓库大多很紧张,部分有厂房和仓库的茶企,设施都是建造在农用地指标上。

“我们厂房才1000平方米。”李定国无奈地说,因厂房和仓库小,该公司无法存储大量红茶与黑茶,因此多次错失了大订单。“去年有客户要50吨黑茶,但我们仓库不够,不敢接订单。”

不仅如此,由于厂房小,永嘉的茶企不敢向农户收购太多的鲜叶。“目前我们企业日加工量仅2000公斤,鲜叶收购多了,会烂掉。”李定国说。

戴成新表示,永嘉农业企业用地指标一直以来比较紧缺,的确限制了相应企业的发展,接下来改善的可能性也不大。他认为,“乌牛早茶”产业发展,可换一种思路,可选择走家庭农场模式,一个个小而精的“乌牛早茶”家庭农场项目发展好了,连起来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整体。

戴成新认为,“乌牛早茶”产业要后来者居上,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走,要摸索出一套符合“乌牛早茶”发展实际的模式。不过,永嘉当地政府对包括“乌牛早茶”在内的相关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尚处于前期调研阶段,还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表。

温都记者 郑俊杰

网友评论



新闻搜索:
掌上温州掌上温州客户端
第一时间了解温州资讯
下载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