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13万人次为口碑民办学校点赞 且听民办学校“掌舵者之声”

2018-07-16 01:16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36227

温州都市报全媒体发起的“为温州口碑民办学校点赞”活动,已于今日凌晨零时结束。“掌上温州”这一“点赞帖”,总浏览量超149万人次,总点赞量超113万人次。点赞活动虽已落幕,但社会各界更加热切关注温州民办学校发展,为促进我市民间办学实现跨越式腾飞献出“金点子”,也许才刚刚启幕!温州民办学校到底有哪些短板和危机?温州民办学校如何升级进位健康发展?

7月9日,本报刊出民办学校教师心里话,匿名的倾诉打动人心。今天,作为温州民办教育的主力军、民办学校的掌舵者,他们也要发声:对于民办教育的短板,他们有着清醒的认识;温州的民办教育该走向何方,他们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这些校长都是对温州教育事业有着一腔热情的民办教育工作者。他们或许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正是他们勇敢发声,使得温州民办教育没有“孤芳自赏”,也没有成为“皇帝的新装”。

有问题,先提出来,再想办法解决,这是基本处事逻辑。正如一位民办校长所说的,虽然言辞有些激烈,但他是以忧患意识看温州民办教育的短板,是希望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让温州民办教育能够发展得更健康更理性更优质。

王振中

文成县振中学校校长王振中:

温州民办教育当下群雄纷争

挑战多于机遇危机先于生机

温州民办教育起步早、覆盖面广、特色鲜明、创新举措多,是温州教育的金名片、全省乃至全国民办教育的试点示范样本,整个社会对于民办教育的认可度逐渐提高,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也更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呵护。

当下的温州民办教育,疑似处在群雄纷争、鱼龙混杂的阶段,挑战多于机遇、危机先于生机。除受国内外经济社会大环境影响之外,还跟“放管”无序和少数民办学校无底线恶意竞争不无关联。

首先说“放管”无序。近年来,一些政策规定要么于法无依、于实无据,要么空头支票无法落地,更糟糕的是政策互不衔接甚至相互掐架,严重失信于民,受到社会广泛质疑和诟病。

试举几例:

1、短短两三年时间,仅市区就新增上规模民办中小学13所,增长数量超过原来的100%,这种未经严谨科学论证、人为色彩浓厚的随意扩张,无疑加剧了现在各民办学校之间抢夺师资生源等资源的无序和混乱,导致各公民办学校意见颇大。应该说在教育总体布局规划的把控,公民办教育协同发展以及新民办学校兴办的频率和速度上是粗放甚至任性的。

2、市编办、人社、财政等联合发文规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改为在编办登记为事业法人、核定事业报备额度、享受事业单位五险一金标准,可是转登两年多过去了,报备额度却无影无踪,以后谁还敢相信政策文件呢?

3、个别无良民办学校多年来无视法律法规和教育常识,在招生收费、教学管理等方面随心所欲,有关方面却听之任之甚至默许纵容,极大破坏了本来就脆弱的民办教育生态。

其次,少数民办学校不诚信不自律恶意竞争,导致办学成本高企、管理失范、生存艰难、社会声誉下滑。

比如,某新办市直属民办中学以超高薪酬等虚夸许诺,肆意抢挖兄弟学校合同期未满的骨干教师,引发诸多民办学校教师非正常流失;如个别学校采用不正当手段编造虚假升学数据和办学业绩,欺上瞒下,忽悠社会舆论,蒙骗学生及家长,以赚取声名和私利;极少数民办学校明显违反国家课程标准,任性删减体艺课程,严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等等。诸如此类无底线无良知的互黑互撕互害行为,任其疯长下去,温州民办教育将自毁前程,还哪有示范品牌之美好形象展现在国人面前?

因此我认为,发展民办教育要循序渐进,需综合考虑地区的教育需求与容量、公办和民办如何协调发展等。政策出台要慎重,不能随意更改,既然出台就要想办法兑现。地方政府对民办教育,放什么管什么,怎么放怎么管,应该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出台具体政策措施,鼓励并规范各民办学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对明显违规、严重丧失办学底线的害群之马,坚决驱逐出温州民办教育领域。

民办学校本身要做到依法办学,必须遵守教学的规律和常识,要有良心有道德有诚信和契约精神,要切实保障学生身体、心理素养的全面和谐成长。

我讲不足,是以忧患意识看温州民办教育的短板,是希望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让温州民办教育能够发展得更健康更理性更优质,为老百姓提供更充分、选择余地更宽阔的特色品牌教育资源,促进温州教育的升级进位。

办教育是育人的良心事业,不是经商,教育之道不是经商之道,更非害人之道。所有做民办教育者,务必心怀爱心善意,务必恪守良知,务必坚守教育常识,务必敬畏为人处事底线,为温州民办教育做实事做善行,为温暖之州贡献智慧和力量!

叶方敏

温州新星学校校长 苍南县新星实验学校董事长 苍南县星海学校董事长 叶方敏:

温州民办教育目前多小散

需要集团化更加规范发展

近年来,民办教育成绩突出,整体发展势头不错,社会反响较佳,政府对民办学校发展也比较重视,不过也存在政策支持不到位、办学规范程度不够、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我在民办学校工作已经22年。对于我来说,在民办学校很锻炼人。因为公办的校长,更多的时候只是在被动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而民办学校,你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竞争,还会碰到各种各样复杂的事情和人际关系需要去协调和处理。因此,这22年,也是对我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成长。

作为民办学校校长,我感觉民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会大一些,条条框框相对少一点,这个是比较有利于教学的,比如在国家政策规定的框架下,可以自行开发校本课程。不适应学校发展的教师,可以进行人员变动,公办学校这方面比较难做。

优胜劣汰师资机制的另一面,是民办学校的老师不像有编制的老师这么稳定,流动性大。此外,各个民办学校还存在恶性竞争,像有些刚办的学校不择手段抢老师等。

温州民办教育目前处于多、小、散的境况。其次,师资是制约今后民办学校发展的一个因素。我们自己培养的老师,会去考编制,会被公办学校招走。民办学校的老师更多的是“输出”,而受政策限制公办教师“输入”将越来越难,尤其像一些小地方或者乡村学校,更难吸引老师。另外一个就是土地政策的支持不到位,也成为民办教育发展的桎梏。

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办教育需要集团化,按区域分成几个大的集团,使其发展更加规范化。多、小、散的话,内部就容易产生许多问题。集团化之后,大家可以坐下来好好商讨解决之策。此外,主管部门出台政策要慎重,多考虑究竟是扶持还是制约,有利的政策出台后也要兑现。

王友生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中学部校长 王友生:

不能以做生意心态办教育

单纯逐利,这就太浮躁了

尽管温州民办学校近两年的体量在增加,但民办教育整体教育环境有待改善,诸多教育现象有待规范。比如说部分学校招生过早无序抢夺生源,民办学校合同期内教师无序流动等突出问题都给学校和家长带来焦虑。

这些困扰教育发展的焦点问题,期待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合理规范、有序引导。事实上,现在的温州民办教育并没有强大到哪里去,无论从教育资源的配置、优秀师资的引进、教育理念的落实,都存在诸多困难,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着力扶持的。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召开一些能让参与者畅所欲言、能讲真话的会议,听听民办学校办学者和管理者的真实心声,这样才知道民办学校发展的困难在哪里。主管部门和办学者,都是希望温州的民办教育越来越好,但是如果不能听到各个层面相关的真实声音,相关决策可能有失偏颇,民办学校发展的真正困难就不能有效解决。

就民办学校本身而言,首先,其发展也具有一般学校发展的共性,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急于求成,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判断优质民办学校的关键更要看学校练的内功,特别是学校能否提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适合的教育环境,而不是靠某一两方面吸引眼球的亮点而达成的。这是要靠学校内部的精细管理和营造优秀学风及良好校风来获得社会认可的。

其次,现在温州民办学校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为部分优秀学生提供优质教育选择。相对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应当为家长提供新的教育理念即“教育+服务”。民办学校要做符合学生个体成长的教育,同时能提供优质教育服务,通过准确把握家长面对教育的困难并能实施相应的教育策略,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习紧张和家长的选择焦虑。所以,民办学校重要的是向社会展现能够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服务。

再者,民办学校需要有适合自己的管理机制。举办者和经营者的心态、办学目的和初衷要端正,不能以做生意的心态来办教育,现在一些学校是单纯抱着逐利的目的,这就太浮躁。

张传科

泰顺新城学校校长 张传科:

民办学校优秀师资“输出”多“引入”少

近些年,温州民办教育整体发展势头是好的,不管是高中、初中,还是小学,都涌现了不少优质学校。

我在民办学校工作16年了,从一名普通老师到中层干部再到校长,最大收获是个人的成长,从骨干教师到市教坛新秀、县名师,还在县教师发展中心当了三年研训员,这些都得益于民办学校工作的经历。包括老师也一样,到民办学校以后的进步也是非常显著的,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对老师不遗余力地培养,另一方面,是因为到民办学校后他们高标准、高效率的工作节奏。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工作最大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在民办学校工作总是时时刻刻有危机感。危机感来自民办学校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毕竟公办学校的生源是固定的,师资也基本固定,不会说哪一天就没有生源而停办。但民办学校就得靠自己的质量和品牌占领这个市场,一旦有一两年教育质量得不到家长和社会认可,那么生源等各方面就会出现问题。当然,正是这种危机感造就了民办学校的工作效率,包括老师工作的责任心、工作动力以及良好的工作状态。

其次,民办学校办学机制更加灵活,比如可以实施优质优酬,想要留住优秀老师,可以给更多的薪水;哪个老师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合同期到期之后可以解聘。此外,平时教师考核机制也会比公办学校更加灵活,公办学校平时可能对于不认真工作或者工作效率不佳的老师也没有办法,而在民办学校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这几年温州民办学校,特别像泰顺这种山城的学校,优秀师资引进这块是短板,一直在“输出”很少有“引入”,培养几年的优秀老师容易流失,有些是考入编制,有的到城里的民办学校高就。我们能够约束老师的手段也不多,老师合同没到期就想走的,也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约束他们。第二个方面,目前存在一些收支问题。相比较于温州市区和其他县,泰顺因为整个经济水平的问题,学校的收费是不高的,而老师的工资在逐年提高,办学支出也是逐年提升,所以学校办学经济压力很大。也正是以上这两个短板,成为制约泰顺民办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

对于主管部门,希望能有更全面的政策支持,在不违背《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省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希望能有更有利于民办学校的政策微调,比如教师的“五险一金”方面财政的支持,还有一些公办的优秀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等。此外,规范温州地区民办学校之间的恶意师资竞争也很要紧,因为这最终会伤害到民办学校自己。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民办学校本身而言,加强自身建设是最关键的,如果自己办不好,无论外部怎么支持都没有用,还是要靠民办学校自己的品牌和质量,获得老百姓的认可,产生影响力,才会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才能够走得更远。

洪

泰顺县育才小学校长 洪志靖:

有些政策没有落地执行不到位

温州民办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是不错的,温州也有很多民办教育的经验,温州主管部门对民办学校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不足之处是有些出台的政策没有落地,执行不到位。

我干民办教育3年,虽然很辛苦,但也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梦想,我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正在这所学校逐步实现。这所民办学校现在越来越好,是我最大的收获。

民办学校的优势就是体制比较灵活,就是说做事效率比较高;短板是现在有些政策对民办学校还是有些不利的。另外,像师资不稳定,流动性大,学校之间师资互相挖来挖去都成为民办学校发展的桎梏。师资流动性大的话,老师一年换一个或者半年换一个,肯定对教学和学生的成绩是不利的。

民办学校老师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大部分普通民办老师的薪资却不一定高。因此,民办学校对优秀老师的吸引力是不强的。

我想,民办学校本身要发展得好,首先要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因为民办学校如果没有教学质量,生存空间就很小了,尤其在人口不是特别密集的地方,只能靠办学质量说话,你只有办好了,人家才送到你这里读。你没有办学质量的话,那就得关门。至于主管部门,则需要对民办学校进行各方面的支持,像是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

匿名

如区域内不能做到公平

温州民办教育很难发展

温州民办学校的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一些老牌名校也受到了冲击,这有助于改善一些公办学校在办学上的傲慢。其次,温州这几年才刚刚出现少量代表着未来希望的民办学校。这些学校既回应社会的需求,又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坚持,兼具民办、公办优势。以前,温州民办学校都是“只要成绩,不管其他”的“纯”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污名来自这类学校。

不过,温州的国际学校和特色发展学校还很不成熟,另外,我个人认为,温州民办教育生态有恶化倾向。

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的校长,最初会有很多的不适应。主要是:

一是成本意识。在公办学校几乎不需要考虑成本问题。民办学校需要考虑投入产出,以追求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益。

二是效率意识。由于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最初是财务金钱,后来对时间等样样都要求考虑投入产出,于是就特别重视教育和办事的效率问题。

三是对待教师等态度。公办学校教师比较稳定,一名新教师招聘进来,几乎不需要考虑这名教师5年10年会不会还在学校的问题。但在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很大,学校可以选择教师,更多的是教师可以选择学校。由此,民办学校的“关系”生态与公办学校截然不同,校长的态度、定位、治校策略与公办学校不同。

在民办学校,我最大感受是有无限可能性,可以说“心有多高,舞台就会有多大”。只要有足够能力,足够勤奋,就可以创造教育“奇迹”。

与所有民营单位一样,民办学校不可能“旱涝保收”,所以民办学校的领导者特别关注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关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关注做事的程序、效率和过程的科学性问题,关注做事的绩效。在一所优秀的民办学校,首先可以看到“做事”的优秀。

相对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优势之一便是效率。由于生存问题,由于投入产出问题,相对于公办学校,优秀的民办学校特别重视效率,重视目标与手段的关系问题。也因为这个,可以预见,在某些方面,公办学校可能永远做不过“优秀”的民办学校。

优势之二是行政干预少。公办学校行政干预太多,学校和教师的很多精力需要应对“非教育”的事情上。更要命的是,这些“非教育”的事情,都是以教育的名义出现的,模糊、混淆了“教育”与“非教育”的边界,对学校、教师、校长产生系统性的影响。

不过,民办学校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师资。到目前,最优秀的师资多在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师流动主要还是在民办学校之间。由于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的边界还非常清晰,所以要吸引公办学校师资去民办学校非常困难。

再比如,“老板”。目前温州民办学校还是以私人投资为主。在这些学校,投资者能力、经历、态度,就决定着学校的治理结构。一所失败的民办学校,都可以找到“不懂教育”又对教育态度傲慢,对校长处处干预的“老板”。

最后,行政政策决定着民办教育的兴衰。目前,在个别公办学校出现仇视民办学校的现象,这影响到行政管理者,故行政管理上出现了以规范为名限制民办学校的趋势。

我认为温州民办学校之间也存在诸多不公平。同样在温州,有的民办学校是投资几个亿,有的是政府投几个亿建好学校交给“老板”去办;有的学校没有任何公办教师支持,有的有三分之一的公办编制;有的学校每年有几千万的政府购买服务,有的学校没有。如果在温州区域内不能做到公平,温州民办教育很难发展。

温州民办学校如果要得到更好发展,我认为政府应该去监管学校的治理结构,监管学生的生存状况等。需要对招生进行监管,但不能以公办学校的标准和要求。另外,撤除对民办教师的“歧视”,鼓励民办、公办学校的教师流动,在温州区域内执行公平的政策;政策上,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支持,特别是教师的适度支持。

匿名

该扶持要不遗余力扶持

该规范的必须严格规范

因为温州是全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在政策上有所突破。在民办学校工作会比较辛苦,但教育理念能很好执行,成就感比较高。较之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拥有机制优势、薪酬优势、招生机制优势、执行力优势等。然而,也存在师资流动频繁等短板。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虽然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很好执行,但是法规与地方行政部门文件时有冲突,无法适从。

现在民办教育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像是分类登记管理,把义务段硬性划为非营利性学校,打击了举办者办学热情;原有举办学校要登记为营利性也非常困难(按现有政策也办不了)。国有民办还非法存在以及各县对新办民办学校各种扶持政策对原纯民办学校影响很大;不考虑网点布置无限准入新办民办学校,在区域内形成生源与师资的恶性竞争。

因此,因根据国务院与省厅的文件结合温州民办教育的特殊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促进温州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条例,民办学校需要走规范、质量、品质发展之路,以满足服务百姓对教育新要求。

主管部门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该管要管,不该管不要管;该扶持的要不遗余力扶持,对该规范的必须严格规范。

匿名

希望公办学校民办学校

多合作、多交流、多提升

温州民办教育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优质民办缺乏。

较之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优势之一就是行政干预总体来说比公办学校要少一点,办学的自主权相对来说大一点,比如学校可以进行课程系统微调,安排寄宿学生的自主学习生活;可以搞一些教学尝试,像是特长生的培养和课程便可以开展起来。

作为校长,民办比公办更具挑战性,也更有压力。当然民办校长的自主性会更强,比如对于教师员工的聘用与考核,会更有效。这些年也遇到不少问题,比如教师的频繁流动、教师薪酬的逐年提升、地方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公办兄弟学校合作程度不高。

温州民办教育的发展目前正受到国家与地方政策、公办民办合作交流、民办教师的福利保障等制约。因此,我希望公办学校能多多与民办学校合作对接,多交流,多提升;希望政府能在政策上多多支持民办学校,尤其是在公办教师流动到民办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温都记者 夏忠信 实习生 李沁怡 叶心草

网友评论



新闻搜索:
掌上温州掌上温州客户端
第一时间了解温州资讯
下载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