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宝宝耳边长“聪明孔” 不仅没变聪明还是一种病

宝宝耳边长“聪明孔” 不仅没变聪明还是一种病

2018-09-25 08:37 掌上温州客户端

8 个月大的宝宝嘉嘉(化名),耳朵旁边有一个小洞,用手挤压后,里面有白色分泌物出来,还有点臭味,小洞所在的位置凸起一大块。跑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耳前瘘管,如果发炎红肿,就需要手术治疗。

耳前瘘管是什么病?患这种病的孩子多不多?记者日前从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了解到,因为耳前瘘管发炎感染前去医院看病的孩子真还蛮多的,1 个月就有50多例。

耳边两个小洞挤出白色分泌物

今年1月,庄女士生下嘉嘉。几天后,庄女士发现,嘉嘉两只耳朵边上都有一个针尖大小的洞。当时她还挺担心,但婆婆告诉庄女士,这叫“聪明孔”,是孩子聪明有福的象征。婆婆的话让周女士吃了一颗“定心丸”。

快满 6 个月时,嘉嘉右耳边的这个小洞肿起了一小块 ,摸上去还硬硬的。而且嘉嘉总觉得耳朵不适,一直用手去抠耳朵。周女士的婆婆无意间用手挤了一下这个小洞,挤出白色分泌物,还有臭味。分泌物挤出后,凸起好像变小了,从此周女士的婆婆当起了嘉嘉耳朵的“清洁师”。

结果8个月时,耳朵两边小洞都肿了起来。这时,周女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嘉嘉带到温医大附二院耳鼻喉科检查。耳鼻喉科主任陈波蓓说,嘉嘉如果出现严重的红肿发炎,就需要进行手术,但手术涉及全麻,而嘉嘉还只有8个月。

“聪明孔”会遗传 男孩发病率较高

耳朵旁边的小洞到底是怎么来的?

陈波蓓主任说,耳朵旁边的小洞,在医学上称之为耳前瘘管,它是在胚胎发育期,发育成耳廓的第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闭合不完全所致。通俗地说,就是胚胎时期,耳朵上应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好,留下了小孔。而这个小孔可能是单根管道,也可能是多根管道,通往耳道,甚至是耳后部位。

陈波蓓说:“耳前瘘管的发病率还挺高,而且有家族遗传性,通常男孩子的发病率比女孩子更高。”

在温医大附二院耳鼻喉科,平均每个月接诊50多例耳前瘘管的孩子,一个月手术也有10多例,通常是由于反复感染前来手术。陈波蓓表示,一旦发炎感染,孩子需经常换药,又麻烦又痛。最重要的是,就算这次感染控制住了,后面还很容易再次感染,且每次复发,创面会逐渐增大,后期再做手术也更困难。

通常建议,只要孩子的耳前瘘管发生感染,在感染控制好以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喉科门诊咨询,该做手术的不要拖。这个手术并不复杂,前段时间,就有一个 5 个月的宝宝因为严重发炎,做了耳前瘘管的切除手术。

家长切勿挤压 容易发生感染

耳前瘘管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大部分孩子不会发生炎症感染,发生炎症感染的是少数,主要还是因为耳前瘘管里产生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引起瘘管发炎。

有些家长反映,本来孩子都是好好的,但是用手挤压了小孔以后,却诱发了感染。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解释,原本管道是通畅的,但受到外力挤压后,反而把管道压扁了或是变形了,导致管道梗阻,管道内的分泌物无法排出去,后面就很容易发生感染。同时,挤压也会导致炎症的扩散,加重感染症状。此外,手上带有很多细菌,家长用手挤压,发生感染概率增高。

有家长问,如果孩子有耳前瘘管,是不是不能游泳?包括洗头、洗澡都要非常注意?陈波蓓说,只要没有发生感染,游泳、洗澡都是不影响的。但建议该部位尽量少碰水,保持耳部干燥。

来源:温州晚报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