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世界温州人博物馆“诞生记”

世界温州人博物馆“诞生记”

2018-11-08 19:22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190878

11月9日,坐落于温州市民中心的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将正式开馆。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布展工程在世界温州人家园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以及市委统战部领导的亲力亲为和悉心指导下,市文广新局和温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全球征集展品,放弃所有节假日和双休,精细分工,倒排进度,抢抓时间,精心打磨,出色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今天,记者探营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震、温州博物馆馆长王亦武等人介绍了世界温州人博物馆“诞生记”。

工作人员在布展

单单规划参观路线,就设计几十个优化方案

世界温州人博物馆位于温州市民中心B3幢一层和二层。负责世界温州人博物馆统筹工作的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震正在布展现场,边巡查边拍照,“拍下来后,发到工作群,让大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完善展区”。李震带着记者逛起了博物馆。

进入B3幢大门后,就看到了大厅二楼走廊墙体,呈现一派民国风装饰,展现老温州的风貌;大门左侧为博物馆入口处,设置了小书吧和接待处;进入博物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字馆的互动多媒体“笑脸墙”,观众站在屏幕前,可以留下美丽的笑容。“数字馆设立了《我是温州人》、改革开放60个精彩瞬间;还有6个大型电子显示屏,展现温州风景,有雁荡、楠溪江、非遗项目等内容,长度3分钟左右,滚动播放;另外一侧是由数十台老式电视机组成的展示屏,主要展现老温州的风貌。”李震说,数字馆是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最有特色的展区,运用多媒体交互技术,展现温州人文历史景观。

骨雕船体珍品

穿过竖屏,从数字馆出来后,门口一侧墙体全部为白色的大榕树造型。“这里我们就设计了几十个方案,曾经想设置一大片屏幕,利用多媒体展示大瀑布,但考虑到世界温州人家园是世界温州人的情感地标与精神家园,我们最终选择了温州市树——大榕树造型设计,表达了‘根’的涵义。”李震说,博物馆的原有建筑是温州市民中心商场,不适合展陈,“由于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前期对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实地对比、虚拟推演等,常常通宵达旦,前期工作很‘烧脑’”。

2017年12月15日,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正式筹建,由市委统战部、市文广新局牵头实施。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施艾珠表示,此举是培育和打响温州的软实力,擦亮温州知名乡贤品牌,彰显有厚度、有温度的城市文化,从而在中国乃至世界上,获得更高的认同感和美誉度。之后,市委办、市府办、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市侨联、市外侨办等20多个部门单位人员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相关事宜。可以说,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凝聚了世界温州人的力量。

今年年初,市委统战部和市文广新局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始设计方案、立项,撰写可行性报告,招投标,9月份开始进场施工、布展等,总体工程进度循序渐进,工作人员放弃所有节假日和双休,按照任务要求精细分工,温州博物馆成立文案、施工、展品、综合4个项目推进工作组,全力动员,克服困难,扎扎实实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实现11月9日如期开馆。

工作组进场后,对建筑结构、格局等方面进行了改造、优化,力求达到布展要求。“单单规划参观路线,我们和专家组就设计了几十个方案,不断优化,比如一楼到二楼的通道优化,还设置了电梯,方便残疾人、老人等参观。”李震说,整个方案围绕着观众参观舒适度、展陈效果等方面展开。

全球征集展品,邀请温籍名家创作设计

在数字馆对面,是博物馆基本陈列区《弄潮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品捐赠者名单,“原先这里的设计是展品区,为了展现温企、温商、温侨、各类社团及各界人士的义举和热情,我们在这里设置了这份名单。”温州博物馆馆长王亦武说,自今年3月起,世界温州人博物馆面向全球启动展品征集,截至目前已征集到世界各地温州人所捐赠的各类展品2000多件,其中不乏近现代温州社会各界名人有纪念意义的档案资料和实物,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温企、温商、温侨、各类社团及各界人士有代表性的珍贵物品。开馆后,将有1000余件展品在馆内展出。

捐赠者名单旁边是元代地理学家周达观雕塑像,由平阳籍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曾成钢创作。当初工作组联系他时,他很高兴,欣然答应,第3天就来实地查看,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包括造型、材料和摆放位置等。“雕塑像整个创作工期为百余天,速度之快,作品之美,感动了工作组。”李震说,为了让博物馆更有温州味,此次邀请了多位温州名家学者参与设计、创作、实施,比如邀请著名书法家林剑丹老师题写展览标题,张如元老师题写馆名,金柏东、方韶毅、洪振宁、金丹霞等负责展陈、材料等方面工作,还邀请了王维新、叶玉昶、蔡景楷等温籍著名艺术家创作作品,丰富展品内容,比如《五马奔腾》设计者、温籍画家蔡景楷先生创作了南怀瑾人物像。

均瑶集团捐赠的吉祥航空大型飞机模型。

陈列区中一件长2米多、高1米多的骨雕船体珍品,安放在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玻璃展柜内,特别醒目。它似楼阁状的船体,共5层,每层上人物或站立或远眺,栩栩如生。这是嘉兴侨商会常务副会长、葡萄牙华人企业联合会会长、温州籍企业家陈坚捐赠的。他得知家乡要建设世界温州人博物馆,特地将这件珍品从海外运回国内,又从嘉兴平湖运至温州。

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温州博物馆原馆长金柏东介绍,这件物品设计精美,艺术性地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一些场景,“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收入反映海洋主题的藏品很有意义”。

分赴欧洲和台湾,展开“寻宝”之旅

为筹建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温州派出两组展品征集小组,分赴欧洲和台湾征集温籍乡贤展品,展开一趟独特的“寻宝”之旅。这些珍贵展品背后,有着非常感人的故事。

展品中一个产自中国景德镇的描金龙凤瓷碗和一把汤匙,也很夺目。这是今年6月下旬,温州公共外交协会执行副会长、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展品征集负责人潘一新,温州博物馆原馆长金柏东、温州博物馆馆长王亦武和市侨联秘书长陈晓军一行4人去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等欧洲三国征集展品时的“收获”之一。

这个瓷碗和汤匙由法籍华人张达义先生捐赠。张达义祖籍瓯海丽岙,今年70多岁,长着典型的中外混血儿的面孔,他妈妈Leocadis是波兰籍法国人,他父亲1935年从家乡丽岙远渡重洋来到法国,娶了这位善良温存的法国女子。不幸的是张达义出生不到两岁,生母就病逝。

当时欧洲刚结束二战,百废待兴,困苦无助的父亲含悲请了一对法国夫妇做张达义的养父母,一直抚养他到十来岁后,父亲于1955年把他送回中国寄养在老家丽岙的另一位养妈家里,自己再重回法国生活。当时,因国内政治气候原因,张达义这一回国就无法再回到法国父亲身边。后来,他父亲远隔重洋思亲心切,于1970年决然归国与儿子团聚,并在老家安度晚年直到1978年去世。临终前他嘱咐儿子一定要找机会再回法国看看,那里还有法国的养父养母和外婆那边的亲人。

张达义于1979年再度回到离别20多年之久的出生地法国。到了那里,他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养父养母。老天不负有心人,凭他小时候的记忆,终于找到了两位老人。当时他的法国养父已是九十高龄多病的老人,医生曾告诉他时间不多了,但他说见不到中国的儿子回来是不会瞑目的,信念让这位老人终于等到了养子的到来,心愿已了,不到半年老人就安详离世了。而他的法国养母也于1985年去世,临别时把一个从小喂养他的瓷碗和汤匙交给他作纪念。

上世纪80年代初,重回法国的张达义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不负他的父老乡亲特别是自己坎坷人生中有哺育之恩的三个妈妈。于是他从头开始,以温州人的精神艰苦创业,办厂经商,边学边干,融入法国社会,与乡贤一起创办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担任过第二、三届会长,积极参与侨团活动和家乡各项事业。由于他的特殊出身背景,更成为增进中法两国友谊的民间使者,做了许多好事。在法国他也时时想念着中国的养母,经常托人寄钱寄物向老人家嘘寒问暖以感谢养育之恩,直到亲自为她送终尽孝。

张达义和三个中外妈妈的故事,不仅演绎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侨胞家史,更见证了中法两国一个时代中不同寻常的共同命运。法国养母送他的描金龙凤瓷碗和汤匙,张达义已保存了几十年,这是他如同生命一样珍贵的永恒纪念,但他还是把它们捐给了世界温州人博物馆。

潘一新一行4人的十天欧洲“寻宝”之旅收获颇丰,征集到了90余件珍贵展品。此外,温州博物馆党支部副书记伍显军一行还到台湾征集到近50件展品。

温都记者 叶锋

内容官 林振将

集成官 胡建国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