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林恭松事迹获各界纷纷点赞:他就是“鲜活的温州精神的文化符号”

林恭松事迹获各界纷纷点赞:他就是“鲜活的温州精神的文化符号”

2019-09-19 08:15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33000

昨天,本报专访“杂交水稻之母”林恭松的报道见报后刷爆朋友圈,社会各界纷纷为林恭松的精神点赞。林恭松的家人、邻居、同事还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林恭松真实生动的另一面。

昨日报道截图

专家说

洪振宁 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温州政协智库专家

“平凡中处处见出不平凡”

都市报对林恭松先生的访谈,报道的文字凝练,富有张力,不得不静心阅读和细细体会。读了,感动,有启迪,还有感慨。

作为读者,真为他而深深感动。可贵的在于发现。选择得准,被访谈的人,生命的历程始终盯牢农科研究的目标,岁月的磨难中,却能全身心扑在科研上,坚持到80岁才第二次退休,他的经历曲折,事迹感人,平凡中处处见出不平凡来。

访谈,报道的写作,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展现人物的生活经历和业绩贡献,更揭示被访谈人的境界,通过访谈来凸显近现代温州人精神。

这是个追逐财富的年代,当许多人为致富而欢呼时,往往忽略了温州和温州人的另一面,创造温州模式的背后,有着强大的文化、科技和教育的支撑。

温州千百年来一直是浙江省境内民办教育最先进的地方;近代史上的温州人追求科学、民主与民生的改善,走在前列,创造了众多的中国第一;尤其是近现代以来,这个区域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传统,正是“滴水见太阳”,访谈通过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一位人物,来描述和披露这一区域新文化传统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也是这篇报道之所以有深度的原因之一。现在的读者,特别需要有更多这方面的访谈报道。

张小燕 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温州人终身学习精神的典范”

读完《温州有位“杂交水稻之母”——林恭松》一文,深切感受林恭松先生就是一枚鲜活的温州精神的文化符号。

在林恭松先生的身上,首先看到温州人那种刻苦攻读的精神。大学里他埋头苦读,居然4年没回过家,先生优异的科研成果,与他求学期间刻苦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息息相关。他80岁更是退而不休,学而不止,是温州人终身学习精神的典范。林恭松精神是温州“耕读”文明的再现,当代“内圣外王”的典范。

林恭松先生体现了温州人的顽强拼搏精神。他再次向世人证明,温州人骨子里不缺“钙”,漫长艰苦的科研历程,林恭松从未退缩,从未放弃。

总之,林恭松精神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先生生于温州,成长于温州,求学杭城,在北京海南开展科研,汲取色彩斑斓的文化养料。优良的水稻是杂交的,优秀的科学家也是多种文化交融的。

家人说

“慢慢才了解他从事科研的意义”

林恭松的爱人王蔼真今年85岁,谈起林恭松,她说得最多的就是:“他太忙了。”1962年两人结婚,林恭松的工作地点在新桥,王蔼真则在西山的温州良种场工作,虽然两地隔得不远,但几乎很少见面。“他平时都住在农科所做研究,每周六晚上才回家一趟,周日待一天。”王蔼真回忆,就算回到家中,林恭松也在家里种了各种水稻做室内研究,根本没闲暇时间。“他满脑子都是育种,对家里的事就没时间关心了。不过我也不怨他,久了习惯了,也就变成支持了。”王蔼真笑道。

女儿林文凯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坦言父亲很少陪伴自己。“那时候只知道爸爸一天到晚都在工作”。林文凯笑着说,父亲也很少辅导自己学业,偶尔辅导一次,还会发生争执。“因为爸爸的解题思路和老师不一样,小学那时候,蛮维护老师的,就和爸爸争。”

在林文凯的印象里,父亲经常去外地工作,而且有时候一回来就生病,得住院。“有次,妈妈去医院照顾爸爸后,我一个人在家,还得叫上邻居照顾我。”

随着年龄渐长,林文凯慢慢了解到了父亲的工作成绩,也明白了父亲从事科研的意义。“爸爸不善交际,也没心思去搞这套,他真的是一心投入科研工作,这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林文凯说。

邻居说

“没想到,身边住着这么一位牛人”

昨天,记者来到林恭松目前所住的小区,走访发现,《温州有位“杂交水稻之母”——林恭松》一文已在小区内外传开,大家对于身边住着这么一位牛人感到欣喜。

陈先生是小区楼下一家理发店的老板。在他的印象里,林恭松总是笑眯眯的,话不多,很低调。“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应该给他理过几次发。他从来不说头发要怎么理,我每次就按自己的意思理了。”陈先生笑着说,“没想到,我这个小店还来过名人。”

理发店一旁是一家小超市。“林恭松是常客。就在上午,他还过来买饺子了。”超市老板章先生说,饺子是林恭松在超市最常买的东西。

章先生之前不知道老人家的身份。章先生说:“小区里,住着另一位教授,他买东西很喜欢和我们说,自己最近在做什么,但这位老人家,应该没人知道他做什么。”直到昨天,章先生才知道林恭松有“杂交水稻之母”之称。

章先生的妻子透露了一件趣事。若干年前的一天,林恭松来到超市买醋。“本来他笑眯眯的,但一看到醋的成分表,就严肃起来说,醋就是用什么什么原料做的,怎么卖这么贵?”当时她心里想:这位老先生该不会想砍价在挑刺吧?市场就这个价格,而且这里比其他地方已经便宜了。

因为这事她心里对林恭松这位老人家总有个“小看法”。直到昨天,多年的误会才解开。“原来他是大专家啊,他对这些是真的懂啊。”章先生的妻子一边看着报纸,一边笑着说。

同事说

楼珏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林恭松课题组研究成员)

“他将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科研”

2009年我进单位的时候,林老已经退休,我们不曾共事过,但之后在科研工作上和林老有不少的接触机会。林老的为人处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影响至深。

首先,林老有作为科研人应有的踏实、勤奋、坚韧。“板凳甘坐十年冷”“梅花香自苦寒来”,农业科研要出成果,往往需要投入十年甚至几十年时间,但因为存在机遇性,有的育种者一辈子没有成果也是有的。林老在水稻育种的岗位上一待就是数十年,沉下心,甘于寂寞,坚守其中,才育成了以“珍汕97”为代表的一系列水稻新品种,为我们国家的水稻育种事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林老是我们年轻一代育种人的标杆,也是榜样!

其次,林老对科研发展方向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和敏锐性,从传统的水稻育种到借助植物组织培养的单倍体育种,再到融合了分子生物技术的水稻分子育种,林恭松老师常常能带领我们年轻人寻找科研突破口,激发出思维上的火花。无论在科研的传承上,还是在育种方向的把握上,都给我们不少启发。

更难的是,林老身上淡泊名利,“甘做嫁衣”的可贵品质。1970年后,含“珍汕”血统的杂交稻组合推广面积占全国杂交稻的90%以上。但他的个人贡献却鲜为大众所知,这次都市报对他的个人报道,非常有正能量。

目前,随着一批老的育种专家将要退休,农业育种存在后继乏人的情况,我觉得对林老的宣传,可以激励更多有志于农业的年轻人投身农业科研,扎根育种事业,以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杨文清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科研人员

“遇到困难,他从不轻言放弃”

早上翻朋友圈,看到很多同事转发了林恭松老师的报道。可以说,这篇报道是对林老师水稻育种生涯的一次很好的总结。他是我们温州农业科研界的骄傲和学习的榜样。他对科研的执着和奉献精神影响了很多人。

我1999年参加工作,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当时林老师是我们课题组的指导老师。我和林老师曾共事多年,在我印象中,他不抽烟不喝酒,生活有规律,是一位做事特别认真,遇到困难从不轻言放弃的人。比如在水稻选种过程中,需要测量水稻的茎秆直径等数据,我们一般简单测一下就好了,但林老师不一样,他会用精密度更高的游标卡尺去测,还有粒大粒小,叶子直不直,抗倒性好不好等,他都会详实地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经验来进行水稻选种。

林老师对待科研很严谨,在他手下干活是比较累的。那时候林老师已经七八十岁了,但他下地的时间比年轻人还多。记得在海南育种期间,晚上我们出去散步了,他还在埋头做研究。

其实,水稻育种科研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需要年复一年播种、选种,但林老师退休后还坚持做科研,可见他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学习。

业界说

林昌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平阳瑞皇蓝莓生态园负责人

“作为新农人,将以他为榜样”

我在温科院读书时,就听说过林恭松老师的事迹。作为“杂交水稻之母”,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科学研究,在解决国人吃饭问题上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淡泊名利、奉献三农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温科院学子,是我们所有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作为科研人员,他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的科研成就、他的人生经历,是对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他的事迹深深地激励了我们。

如今我也走上农业这条道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农人,我将以林老师为榜样,不断督促并提高自己,希望尽自己所学和努力,通过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朱龙 温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他的精神让每一个粮食人为之动容”

作为一名粮食系统的新兵,刚接触粮食工作,也是第一次熟知林恭松老先生的事迹。在参观温州各地的水稻种植基地后,深感粮食人的不易。温州是台风多发区,地形复杂,病虫害多,这些不利条件要求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具有矮秆、抗病、抗倒、不易落粒等特性。林恭松先生率科研人员在田间风吹日晒,攻坚克难,主持育成“珍汕”系列水稻,对选育优良杂交稻组合起了并仍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造了极大的经济、社会价值。60岁退休后,70岁又返聘10年育种,这种自强不息、淡泊名利、奉献三农的精神,让每一个粮食人为之动容。

温都记者 夏忠信 胡建国 温振赛 金慧君 蔡挺/整理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