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瓯海新颜迎亚运:“最美”频现软件升级,环境提升硬件加速

瓯海新颜迎亚运:“最美”频现软件升级,环境提升硬件加速

2019-11-05 21:46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26267

文明,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文明,一座城市的进步标志;文明,一座城市的发展灵魂。

今年以来,瓯海区擘画城市文明底色,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推出“同迎亚运 文明十讲”,巧打《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法治牌,未成年人特色品牌不断彰显,移风易俗工作惠及民生,“最美现象”不断涌现,城市新颜持续刷新。

美丽立区

擘画文明底色展示新颜

晚霞中,一辆垃圾分类运输车驶过瓯海万科留园、新京都家园和香缇半岛等小区,将垃圾分类运输到垃圾处理厂。

环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街道增购了一辆10余吨和一辆4吨的垃圾分类专运车,在铁道南路和黄屿大道形成两条垃圾分类专运线,每天定时定点分类收集垃圾,运送到垃圾处理厂。万科留园业主李女士说:“现在小区里卫生死角没了,景观多了,楼院文化丰富了,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了。”

早在2018年瓯海就开展“清垃圾、除破烂”美丽瓯海全域行动,扩大市场化保洁范围、提高保洁标准,建立问题清单和挂牌销号制度、联督联查制度,鞭策镇街加大环境治理。2018年终镇街“擂台赛”上,一张张前后对比照片直观展现了各地环境面貌的明显变化。

今年,瓯海区升级该行动,谋划市域S1沿线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全区3000多名干部参与S1沿线义务劳动日活动,建设S1沿线城市景观带,打造“美丽铁路风景线”。并制定专项督查方案,设计开发手机考核平台,建立督查考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每月通报、排名、公示制度,对每月排名后三位的街道进行黑榜公示,倒逼环境整改。

近半年来,已督查整改脏点、乱点7187处。清理后的空地进行再利用,化身为美丽田园、文体活动区域等,成了瓯海新地标和市民游玩的新去处。

“美丽瓯海”人人参与,人人共享。6月份,瓯海区召开社会力量助力“美丽瓯海”建设座谈会,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组织健全、成员众多、联系广泛的作用,号召人人行动参与“美丽瓯海”建设,努力展现温州西大门的良好形象。如今,民营企业已组建志愿者队伍,主动做好“门前三包”和“厂中厂”环境整治;大学城学生、各类基层团组织等志愿者队伍积极上街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打扫小区卫生;区侨联、区科协等志愿者在环境美方面当好志愿者,在秩序美方面充当监督者。小区小广告不见了,美丽乡村越来越多,美丽瓯海的新颜值逐渐显现。

善润人心

“最美现象”不断涌现

今年第17个“9·20公民道德宣传日”,李修凤、黄卫等身边好人组织12支志愿者队伍走进娄桥街道秀屿社区,开展爱心理发、修补鞋子、口腔检查等30余项志愿服务。慈善义诊列车每月开进偏远村居,每年组织下乡13次,定点坐诊68天,惠及50个村和企业,累计4832人次接受了义诊送药服务。和善楼、西山供粥点等一个个爱心亭,绘就瓯海爱心地图,吸纳伏茶点义工5060人,每年各爱心亭义工累计开展烧茶施粥等各类服务达16800多次,受惠群众达100多万人次。一个个慈善爱心项目,展示了“美丽瓯海”的道德高度和文明温度,滋润着这座城。

近年来,全区上下联动开展了“最美村居干部”“最美护士”“最美消防员”“十大杰出青年”等系列评选活动,在各行各业树立道德标杆,形成“最美瓯海人”群像,选树起周跃南、何纪豪等道德标杆。累计入选“中国好人”5人,省级道德模范、“浙江好人”19人。

同时,瓯海区也更加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民间出资、民间设计、民间评审、民间颁发形式打造原生态民间道德体系,设立各类民间道德奖213项,累计509位民间草根人物获奖,村居覆盖率达86.8%,形成了好人现象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个体到群体的“滚雪球”效应。

善行义举的涌现同样离不开社会道德土壤的滋养。为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瓯海区出台了《“瓯海好人”关怀帮扶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为困难好人提供临时性救济、定期救助、结对助学、租房补助等帮扶措施。建立公益基金,对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抢险救灾、因公遇难等道德好人给予物质奖励。近年来,瓯海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累计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49人次,发放慰问金35.4万元。

好人模范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闪耀的时代光芒,也凝聚成城市文明发展正能量的“精神富矿”。在瓯海公交站点,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排队乘车;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孕妇让座的市民随处可见;在斑马线前,车辆停一停,行人竖起大拇指点赞;在各个社区志愿服务站,每周都有志愿服务活动,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同迎亚运

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同迎亚运文明十讲”活动启动仪式上,志愿服务队结对“十讲”项目

临近晚上6点,党的十九大代表宋玲华和志愿者们一起走进景山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她耐心讲解,“剩菜、水果等属于湿垃圾,也是易腐垃圾,纸巾、灰尘等属于干垃圾,是其他垃圾。”这样的宣传活动每月都会有10余场,景山社区、西山社区、繁荣社区、金蟾社区等社区是她的主阵地。除了宣传垃圾分类的环境知识,她还围绕讲秩序、讲礼仪、讲公益等主题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各类文明宣讲活动她从未缺席。

这只是瓯海区推出“同迎亚运 文明十讲”系列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份,杭州亚运会举办时间正式公布,瓯海龙舟运动基地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分赛场,瓯海提出了“同迎亚运 文明十讲”为主题的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行动计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2019~2021年),着力提升市民在公共环境、公共秩序、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文明素质,为美丽瓯海建设贡献文明力量。

活动启动后,瓯海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头响应,发起了“千名代表委员共促文明迎亚运”活动,拍摄了《迎亚运,我们在行动》公益宣传片,为瓯海文明代言,并通过“一次专题讨论学习”“一次民意征集”“一次督查视察”“一次宣传代言”“一次专项评议”等活动积极参与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发挥示范效应。

瓯海区各镇街、相关部门围绕“文明十讲”内容,纷纷组织开展城市青年定向赛、“百场宣讲进基层”、精品论坛等活动。十支志愿服务团队与“十讲”项目挂钩,定期进村居开展文明礼仪、文明旅游等行为养成宣传实践活动,教育引导群众争做文明有礼瓯海人。

今年是《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首年,为普及《条例》宣传,倡导文明行为,瓯海区还率先全市以漫画手绘形式制作《礼行瓯海 共爱我家——〈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手册》,在辖区内各中小学、梦多多小镇、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场所发放,受到群众好评。

婚事新办

打造移风易俗改革升级版

新人乘坐社区巴士倡导婚事简办

婚宴摆在翠绿的草坪上,婚礼布景换成了五色气球,迎亲豪车被社区环保巴士替代……8月5日下午,一场名为“美丽瓯海·简爱一生”的集体婚礼在瓯海亚运公园举办,9对新人在区四套班子领导的见证下,在亲友的祝福声中,缓缓步入婚礼现场。

公园草坪婚礼、文化礼堂婚礼正日渐成为瓯海青年婚礼新常态。在这场婚礼新常态中,瓯海区的党员、政府工作人员带头做表率。今年准备结婚的瓯海党员周先生,在承诺书上按下手印,承诺婚事新办简办,酒席每桌不超过3000元。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积极联系辖区内阿外楼度假酒店、云天楼洲际瓯越大酒店等酒店,制定了价格在3000元以下且具有喜庆特色的喜宴菜单,赢得市民阵阵喝彩。

此外,瓯海区还完善了相关制度。去年出台了《瓯海区移风易俗改革攻坚年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瓯海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婚宴喜庆事宜的通知》等文件,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婚宴喜庆事宜规模、餐标、婚车数量等予以明确,并要求执行“一承诺”“两报告”、控制规模“三不超”、遵守“四严禁”规定、落实“五监督”措施。

在节俭办丧方面,瓯海区还推广落实“四项制度”“四项治理”“四项服务”,持续开展非法丧事用车等整治行动,查处超殡期等违规情况128例。督促落实婚事新办简办报备和谈心谈话制度,开展全区机关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婚宴喜庆事宜情况排摸。

立德树人

打造未成年人德育特色品牌

瓯海“小萌警”学习传统文化礼仪

立德树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瓯海区未成年人工作不变的主题。

8月18日,一场以“红色引领 童心向党”为主题的盟警红歌会,在景山动物园举行。瓯海“小萌警”手持红旗,用朴实的歌声,抒发了对党和祖国的赤子情怀。

类似的“小萌警”活动几乎每月都有开展。2017年8月,瓯海“小萌警”服务队正式成立,在两年多时间里,全市共有2万多名孩子报名参加活动,已有3000名“萌警”小队员通过遴选正式宣誓“入警”,积极参与传承红色基因、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法制法纪宣传、警民互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瓯海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品牌。

除“小萌警”以外,瓯海区未成年人德育特色品牌还有很多,如“童沐阳光”关爱行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瓯海新居民子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开展“阳光下成长”送教、“童心向党”快乐成长营、缤纷假日夏(冬)令营等活动。同时,向10所乡村小学的1000多名新居民子女赠送音乐大礼包,圆梦结对10所乡村小学捐建音乐教室。森马、伟明等民企还实施新居民子女爱心营养餐计划、“伟明暖冬大团圆”助孤项目等反哺社会,为特殊群体提供帮助,汇聚暖流。

瓯海区还深化德育阵地联盟建设,实施社区、中心村活动阵地全覆盖。目前,瓯海区已在全区13个镇街57个社区开展了“春泥计划”工作,建立了景山、新桥、娄桥、梧田、南白象、茶山等6个街道的8个社区的“春泥计划”精品社区,完成了18所学校少年宫的创建。

随着2022年杭州亚运会临近,瓯海区将自我加压、砥砺前行,不断丰富城市文明的色彩与内涵。

温都记者 李伟康

《温州都市报》2019年11月6日第6版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