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温州收治患者最多的市六医“清零” ,该院安排新冠肺炎预留病区,以应对输入性风险

温州收治患者最多的市六医“清零” ,该院安排新冠肺炎预留病区,以应对输入性风险

2020-03-06 09:51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91174

昨天中午,市中心医院南白象院区(市第六人民医院)63病区清洁区的一个房间内,医护人员围着一张桌子有说有笑。

桌子上,摆着一个大蛋糕,还有三个肯德基全家桶。“庆祝一下,让这些年轻人放松放松,大家神经紧绷了一个月,一些吃货也憋了一个月了。”63病区护士长虞荷荷笑着说。

一个多小时后,泰顺疾控中心的车辆抵达市六医,接走医院最后2名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这意味着收治141名患者的市六医实现“清零”。而市六医是温州市收治患者最多的医院。

奋力战“疫” 63病区收治过多位“第一”

“清零”的过程既是喜悦的,也是艰辛的。过去48天,该医院63病区负责人戴建义全程在一线工作,收治过全省首例患者、全省首例出院的危重症患者、全市最高龄的患者等。不过,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64岁的阿婆。她是从武汉回温后出现发烧、腹痛、腹泻等症状的,随后被确诊。

“这位阿婆一活动,气就喘不上来,上个厕所也非常难受。”戴建义说,“我非常担心她,每天都会多次与她通话,安慰她,鼓励她。”

随着对症治疗的持续,这位阿婆很快好转。上次回院复查时,这位阿婆竟向戴建义郑重地鞠了一躬,让他十分动容。前几天,戴建义还收到了这位阿婆写来的感谢信。

63病区的医护人员是在3月4日晚上7时知道医院可以“清零”的消息,并第一时间告诉了院里最后两名患者。辛苦了一个多月的医护人员纷纷说出心愿:“出去之后,我要吃火锅、烧烤、麻辣烫,吃它一个月”“儿子,老爸老妈回家去看你了”……

治疗方案 一次用药走到国家诊疗指南前面

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学科带头人蒋贤高昨天接受温都记者独家采访,介绍了一些病例的救治过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全省首例出院的危重症患者。

蒋贤高说,这位病人刚进院时经历了病情的发展,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费力。“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在当时我们没有太多经验,但我们采取多学科专家治疗团队来治疗重症、危重病人。” 蒋贤高和市专家组其他专家每天来到市六医,和医院专家共同研判、分析,对危重患者和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进行会诊,制订治疗方案,经常工作到很晚才结束。专家团队是多学科的,包括ICU、感染科、呼吸科、放射影像等。 “当时医院治疗方案中的一个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诊疗指南里还没有。后来,第六版诊疗指南出来之后,才发现采用了我们使用的药物。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地区使用这种药物。事实证明,这药物确实对危重患者有效果。”蒋贤高说,“可以说,这次的治疗措施我们走到了诊疗指南的前面。”

在此基础上,治疗团队后来给这名危重患者上了无创呼吸机,经过差不多6天时间,病情逐渐改善。经过半个月左右,这名患者治愈出院,很鼓舞士气。

蒋贤高介绍,市六医在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视营养膳食供给。他对后勤团队说,只要病人能吃能喝,那么除了提供正常饮食之外,还要每餐提供水果或酸奶。这样一来,尽可能保持肠道弱酸性,调节肠道微生态,另外,医院还给患者服用益生菌类药物。“对于大部分病人而言,我们就是要尽可能调动他们自身的防御系统,去抗击病毒。”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心情像坐过山车

昨天,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叶英海对医院抗疫的始末进行了总结。他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月17日到1月28日,这是一个调配医务人员、筹备物资、收治患者,从无序逐步转到有序,慢慢积累经验的阶段。

叶英海坦言,这个阶段“每天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每天在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最考验院方的是,在病区扩张的时候,每增开一个病区就意味着对医疗资源的占用,但是大家在充分的准备下,没有耽误患者收治,没有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和物资。

第二阶段从1月29日到2月7日,这是一个患者收治量提升的过程。2月6日,新冠肺炎患者住院量达到最高峰,同时在院的有117名患者,病区从1个扩展到4个。

第三阶段是从2月8日开始,在院患者数减少,但是相对而言,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比例却上升,医院抽调更多的专家力量对此进行救治,大批患者陆续出院。

叶英海说,患者“清零”,标志着医院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医院不会放松工作,接下来还有三项重点工作要做:第一,对出院患者加强随访管理,密切跟踪居家隔离以及恢复的情况;第二,继续加强发热门诊,根据疫情走向,逐步恢复医院的正常工作;第三,及时总结提炼抗击这次疫情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应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此外,我市正面临着输入性患者带来的风险。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目前63病区仍作为新冠肺炎预留病区,还安排医护人员进行值守,61病区和62病区还没恢复原样,现在只是让更多的医生护士先去休息,有足够的精力应对新的挑战。

关于抗体 医生报出三部电影科普病毒知识

这次患者“清零”之后,医院治疗组正在总结相关经验。蒋贤高说,从医院收治的患者看,大于50岁的患者中,重症、危重比例要高于50岁以下的患者。“这个观察结果是有一定价值的。”究其原因,一来跟本身抵抗力强弱有关;二来50岁以上群体容易有一些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蒋贤高分析,病毒对不同个体是有差异的。除了发病的,也有些人接触了病毒,但没感染;有些人感染过,但没发病。

最幸运的就是这些感染过病毒但没发病的人员。在他们身上已经查不到病毒,但有抗体。蒋贤高说,从人类抗击病毒的历史可以看到,总有一些可以抵抗特定病毒能力的人存在,这些人身上在抵御这种病毒的过程中,不发病,但产生了抗体。

病毒与个体免疫系统的较量,就是一场战斗。“如果免疫力很强大,病毒相对显得弱小的话,那么病毒一来到口腔或上呼吸道就被灭掉了,而人体自身产生了抗体。”

“如果你们看过韩国的电影《流感》、美国的电影《传染病》,就会对此有感受。中国的电影《战狼2》看过吧?小女孩身上有病毒的抗体,主角注射了小女孩的血清,很快恢复。当然电影是夸张了一点。”蒋贤高笑着说,“我们感染科医生看电影时很容易想到老本行。”

温都记者 夏忠信 王春霞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