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新苗|2020年7月12日发表作品

新苗|2020年7月12日发表作品

2020-07-12 14:45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31064

写给新苗们

■张春校

大考期中,又见学校门口人头簇拥。除了考生,还有一班班无微不至的家长们。

此种情形让我想起一张发黄了的纸片,内容的主人是一群初中生。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纸片?——“红流读书会”简介。一页1000字不到的铅印文本,上面圈阅修改多达30多处,落款时间为1989年10月28日。“红流读书会”,这是一个温州解放前跨校的党的外围组织。

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涌现,锻炼了一批进步学生。是年7月初,永嘉中学(今温二中)一些进步学生在中共永嘉县委和城区党委的领导下,在初中部建立一个学习小组。这就是“红流读书会”的前身。这个小组曾邀请地下党员辅导学习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学习“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献及浙南特委出版的油印件,讨论国内外形势。不久,一些成员被强令退学或不幸牺牲。但这个小组并未因此停止活动,进而联合了进步同学取名“开荒社”。1948年春“开荒社”迅速壮大,改名“红流读书会”,先后参加读书会活动的有四十余人。“红流读书会”分五个小组,并开展出刊物、办图书室、印革命歌曲等活动,加强学习和宣传活动。

“红流读书会”成员涉及温州中学、永嘉中学、瓯海中学、建国高商等学校的学生,也有工人、店员等社会人员。他们大都和各自所在单位的地下党有一定的联系并参与活动。1948年8月间,“红流读书会”作为一个组织接受中共平阳县委的领导。其时县委组织部安排专人联系温州市区的“红流读书会”活动,组织学习,扩大队伍,输送干部,直至温州解放。

温州解放前,“红流”成员中有十位同志通过地下党的关系先后到永嘉、平阳游击区,其他同志也都坚持下来,为迎接解放作出自己的努力。解放后,大多数同志都走上了各自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

现在,“红流读书会”的少年们大多去世了。但这班少年当年的成熟和能干给了我强烈的震撼。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记述当年这一段历史,不仅是因为钦佩这班少年的正确选择和对初心的不懈坚守,更是希望对于今天的新苗们也能有所启迪。学业的考试结束了,人生的考试还刚刚开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如今的幸福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从小铸就人生志向的底盘,系好自己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

月亮

■温州市第三中学七(7)班 何依宸

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天空,满天的星辰仿佛暗淡了下来,漆黑的夜空中挂着思念的影子,周边围绕着无边的爱。

我忆起那次日本之旅。

那是我第一次与父母分离多日,独自在异国。

开始两三天如同放飞自我一般,我在游轮上该玩的玩,该买的买,深夜里也不怎么疲惫,总是开着电视一直不关,睡醒才惊觉。

游轮上有一个巨大的游乐场,里面有卡丁车、游泳池、水上滑梯等许多有趣的项目,但我却显得有些落寞,因为里面的孩子都与父母一起,而我却离开了父母,心中不禁有些淡淡的苦涩。

那天夜晚,透过窗户我看到了此起彼伏的海面上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抬头一看高挂空中的月亮,其中仿佛印着父母的影子。那一夜,我竟失眠了。

因为海上没有信号,只有一个WiFi可供支付宝使用,发给父母的信息,常常很迟才收到回复。月亮仿佛成了我思念的依托,真可谓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隔天夜晚,我双手抱膝坐在窗台,看着月光洒入人间,海面上顿时波光闪烁。月是同天月,情是思乡情。透过月亮,我仿佛看见身在温州的父母也看着电视,赏着月,与我彼此思念。

船依旧驶往日本,而我的心却飘回了中国,月亮仿佛与我的心一样向着航行反方向,与云一同渐渐浮过。

诗人王安石曾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记得一句名言“海上生明月,天涯若此时”。月是情的守望,月是爱的寄托,月是梦的承载。

那高挂天空、清冷皎洁的月亮,虽然遥不可及,却勾起了人们心底最深的温柔。

三秒钟

——致我刚刚认识的初一(5)班同学

■温州市第八中学七(5)班 马乐好

那是三秒钟的羞涩

三秒钟,

打破了我们的尴尬……

可能

这三年的时间过于匆匆……

好像三秒

飞速地从纸笔间溜走

中考试卷

需要跨过三年做完

但是

结束考试的铃声

只需三秒就能截断我们的初中生涯

可能

拍一张毕业照需要三秒

三二一咔嚓

但它记载了太多太多的笑与泪

可能

三年后我们会各奔东西

相遇的概率也只有1/3

在新的一个三秒钟

站在高中的军训队伍里

你们或许会轻轻地

问我三个字:你好吗

三秒钟

可能短暂

认识一个人

或许需要三年

但是

因为这破冰的三秒钟

我获得了你的微笑

他的善意

她的温暖

三秒钟

永恒的瞬间

如同银河中的星星

徘徊在我的脑海中

永远珍惜……

指导老师 叶颖

青青小草真特别

■温州市实验小学五(6)班 黄绿橙

在我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总会有几簇小草站在路边,沐浴着露珠向我微笑,享受着夕阳对我招手。可是有那么一株小草很特别,就立在我家楼下的石凳缝中,每天我下楼骑车时可以看到她。我没有在意她,就是一株长在石缝中的草嘛,是不可能存活的。她的面前有一大片草,沐浴着露珠,享受着夕阳,自己却淋不到雨水,看不见阳光,还在石缝中受着被夹腰的痛苦,还有生根时那钻心的痛。她虽然只能每天靠着石缝中仅有的泥土生长,但是我在一天晚上去骑车的时候,看到她长得也不比那些享受阳光、沐浴露珠的小草差。

过了几天,一个晚上,我好像看到石缝中的那株小草发着淡紫色的亮光。我非常好奇,那是什么东西?怎么会长在小草上?凑近一看才知道那是小草的花苞,连接茎的地方还有一些没成熟的绿,再往上一些就是浅浅的紫色,还夹杂着一丝黄色。那尖尖的花苞角透露出勃勃生机。我觉得这可能只是她展现生机的开始,长在石缝中,营养不足是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的。

就这样过了几天。一个月挂树梢头的傍晚,我又下来骑车了,顺便看了一下石缝里的那一株花苞,她绽放了真正的紫色,中间还有一丝明亮的黄色,底下的绿色,已经变成了成熟的紫色,她是一株——花。

我惊讶了。在石缝中长成的草,居然变成了花!这朵花绽放得如此靓丽。我要向她道歉:我之前低估了你。你是在所有小草中最美丽的一株,你是在花丛中开得最好、最显眼的花。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潜力,如果没有爆发出来,别人是不会发现的。但是一旦爆发出来,将会有惊人的不可思议的结果。

这株石缝中的草就很特别,她拥有的内在潜力就是——变成花。

指导老师 谢伟

我也来游梅雨潭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四(5)班 徐欢吟

一个晴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游览仙岩风景区。那儿的梅雨潭非常秀美,让赫赫有名的朱自清爷爷留下了著名的散文《绿》,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跨进大门,眼前出现了一条笔直的、用石砖铺成的路。虽说是风景区,但有一些寺庙气派。这是为什么呢?

顺着淡黄色的墙一直走,第一时间瞧见了圣寿禅寺。说到寺,不由得想起了打坐在佛像前,敲着木鱼、念着经的和尚,不许吃荤腥的清规戒律。而这寺关着大门,神秘而又严肃端庄。

别了圣寿禅寺,向右转,沿着路走十来步,曲水流觞就出现在眼前。弯弯的小桥架在水面上,桥身还雕刻着精致的花纹:两只蝴蝶互相嬉戏着,周围开满了美丽的花儿。小桥底下布满了大石块,映着蓝天的流水在石块之间的缝隙里来回穿梭着,好像娇小、灵活的蜂鸟。

沿着曲水流觞旁的大路,下了一个坡,就可以看到三姑潭了。三姑潭大而深,水是深绿色的,尽管周围夹带着人们的吵闹声,可它的幽静还是悄悄地走进我们的心里。

走过三姑潭,攀上附近的石阶,大约行了10分钟的路程吧,就远远地听见了梅雨潭清脆的水声。果然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啊。踩着激流上又黄又高的石头,登上小坡便能细细地欣赏了。本是静静、亮亮的潭面,突然潭面成了被打碎的镜子了。原来,是那条“白龙”飞泻而下了。我去时,正是碧空如洗,尽管那潭水被如此强烈的光芒照射,可还是深不见底,依旧闪着光。

梅雨潭的绿可真绿啊!远远望去,简直是一块光滑的翡翠,绿得发亮,绿得优美,绿得生趣。我猜,若是在晚上来,定会看到映着月光的绿潭水,你肯定会以为这是成千上万只猫在盯着你呢。怪不得她被朱自清爷爷称为“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呢!

从圣寿禅寺到梅雨潭,这便是一幅美丽而又自然的画。如果梅雨潭没有了朱自清爷爷的倾慕,如果庐山没有了李白的赞美,如果西湖没有了苏轼的热爱……会变成什么样呢?

指导老师 蔡靖芳

告小读者

超级新苗火热投稿进行时

投稿邮箱:wenduxinmiao@sina.com

凡在《新苗》版面刊发作品的小作者,请在稿件见报一个月后到温州都市报稿酬领取处(市区公园路105号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厦808室),凭稿件见报当天报纸和学生证件领取稿酬(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咨询电话:88096791

本刊编辑部

下载APP“掌上温州”

打开“教育亲子频道”

可以查阅《新苗》刊发的作品

编|孙立彭

审|王思宁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